中国古壁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书画艺术协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历届国展的评委。
陈砚之
中国古壁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书画艺术协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历届国展的评委。
陈砚之先生是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家。当代画坛艺术终身成就奖,是中国文化部在编艺术家。我国集馆藏古画修复、书画历史研究、艺术创作、艺术教学融一身的艺术人才,在敦煌莫高窟从事着我国国宝级古壁画的修复与研究工作,其创作的中国画,有着传统的绘画语言和当代人文精神,作品中既有笔墨厚重的庄重韵律,又空灵通透,意境深远。陈砚之先生深厚的美学素养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是他作品文化的支撑。陈砚之先生的作品在历届国展以及名家巡回展中展出,作品结合诗、书、画、印为一体,在中国画领域有着极高的造诣!
陈砚之先生作为中国古壁画研究院副院长,至今在中国古壁画研究院从事古代书法绘画的临摹复制和研究工作,陈砚之先生在1989年带领团队在全国各地发掘鸟虫篆,至今已经发掘了1000多个字,至今陈砚之先生的学生依旧在进行鸟虫篆的发掘工作,并且从1999年起,带领故宫专家组在甘肃戈壁滩飞沙走石的严苛环境中对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进行了全面的临摹与修复,修复壁画多达200多幅,其创作的作品代表中国文化进行世界巡展。先生考察成果写就70万字的理论巨著《敦煌壁画艺术史》,补足了敦煌壁画理论研究的空白。敦煌画派代表作《七彩祥云观音》被敦煌研究院和中国美术馆永久馆藏,作为一带一路十周年庆国宝级展出作品,在东西方文化交流舞台上大放光彩被大英博物馆永久珍藏,连续三年在沿线的65个国家进行巡展。
2003伊始,陈砚之先生中国书画艺术协会常务理事,精通中国画传统工笔与写意,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擅。其中山水画作,笔墨大胆、挥洒自如,在艺术和学术领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品作为八大美院的教材典范,收录在博士生必读丛书中。其中《龙脉山水》《永寿嘉福》《虚怀若谷》作品在2009年收录在中国《山水画当代百位名家名画集》当中。先生的花鸟画作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描金融为一体。其中开宗立派的金莲代表作《佛性禅心》作为故宫博物院国博 十大拍行主推作品,多次登录中国名家艺术拍卖会,并在2017年入选“庆祝伟大的文艺复兴”中国画名家作品展。
2009年入选文化部艺术人才库。作品被中南海、国宾馆、紫光阁、钓鱼台、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北京美术馆等重要场馆收藏。一些作品分别被法国、韩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所收藏。
中国拍卖会官方记载仅2017年度其作品在三大拍卖会拍卖均价在8万元/平尺,且近年来收藏行情不断走高。
然而,陈砚之的贡献远不止于此。作为中国古壁画研究院的副院长,他深知古壁画作为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古壁画,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因此,陈砚之投身于古壁画的保护与研究工作,致力于让这些沉睡千年的艺术瑰宝重焕光彩。
在陈砚之看来,艺术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行,每一次创作都是对自我的超越和对未知的探索。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画笔,不仅记录下时代的变迁,更能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除了技艺上的不断精进,陈砚之还积极参与各类艺术交流活动,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他认为,艺术是跨越国界的语言,能够增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通过举办个人画展、参与国际艺术展览等形式,陈砚之的作品已经走出国门,受到了国内外艺术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
在古壁画保护与修复领域,陈砚之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与无私的奉献精神。他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技艺相结合,对受损的古壁画进行精心修复,力求在保持原作风貌的同时,赋予其新的生命。他的修复工作,不仅让古壁画得以保存下来,更让后人得以窥见历史的痕迹,感受文化的魅力。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古壁画的研究工作,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为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公众理解古壁画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提供了重要的窗口。在陈砚之的带领下,中国古壁画研究院成功完成了多项古壁画保护项目。他们利用高精度扫描技术和三维建模技术,对古壁画进行数字化复原,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永久保存。同时,他们还通过举办展览、出版专著等方式,向公众普及古壁画的知识和价值,提高了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除了艺术创作与古壁画研究,陈砚之还非常注重艺术教育的普及与推广。他深知,艺术的教育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对艺术精神的培育与传承。因此,他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教育活动,通过开设讲座、工作坊、指导青年艺术家等形式,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与理解传递给下一代。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一批批青年艺术家正茁壮成长,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陈砚之,以笔墨绘古今,以匠心守遗珍,他的艺术探索与文化遗产守护之路,是一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旅程,也是对当代艺术创新与发展的推动。他的工作,不仅让古壁画重获新生,更让后人得以在艺术的海洋中遨游,感受文化的魅力与力量。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为艺术界树立了榜样,更为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陈砚之老师开宗立派的金莲代表作《佛性禅心》作为故宫博物院、国博、十大拍行主推作品,多次登录中国名家艺术拍卖会,开在2017年入远“庆祝伟大的文艺复兴”中国画名家作品展。

作品《福仲琅環》被《泰晤士报》报道为“来自东方的蒙娜丽莎”,收藏在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法国卢浮宫当中。

作品《龙脉山水》2009年收录在中国《山水画当代百位名家名画集》当中,作为代表作参加了2024年“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中国艺术大展巡展。

作品《永寿嘉福》2009年收录在中国《山水画当代百位名家名画集》当中,在巴黎奥运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进行展出。

敦煌画派代表作《七彩祥云观音》被敦煌研究院和中国美术馆永久馆藏,作为一带一路十周年庆国宝级展出作品,在东西方文化交流舞台上大放光彩被大英博物馆永久珍藏,连续三年在沿线的65个国家进行巡展。

作品《虚怀若谷》2009年收录在中国《山水画当代百位名家名画集》当中,在北京举办的2012年世界文化交流巡展中作为主推封面作品进行巡展。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