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云,男,汉族,1936年,生于河南,中书协创始人之一、人民艺术家、中国书画巨匠、中国当代书画大家、当代大儒、艺术教育家、著名学者、考古学家、文物鉴定家、荣宝特聘艺术家、西泠顾问、中国收藏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理事、博士生导师、中国画法研究院名誉院长、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名誉文学博士、紫光阁国礼艺术家 、红袍艺术家、金袍艺术家、国家一级书法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书法栏目组导师、馆藏级艺术家,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艺术家之一,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理事创作员、河南省文联理事、北京市文联理事,北京美协常务副主席,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北京书协艺术顾问等。
据荣宝估算,几十年来,先生捐赠祖国各地的书画作品价值60多个亿,曾被命名为中国十大慈善家之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说:杨凌云,三百年来第一人,杨凌云的艺术造诣已经达到千年事的境界。
1958年,杨凌云考入广州美术学院,成为关山月的学生,次年跟随关山月赴京参与了关山月与傅抱石合作为人民大会堂合创作品《江山如此多娇》,跟在关山月先生身边学习书画20余年。

杨凌云得恩师言传身教,几十年来,不断追求探索,认真学习研究历代名家碑贴和书画真迹,从近现代大师(如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王雪涛、郭味蕖、陈半丁等)的作品中寻笔法、找墨法、悟画路;从现实生活中倾心观察物象的表现形态,激发创作灵感;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磨炼中,不断突破自己,赢得新的感悟和成绩。利用各种机遇与名家交往虚心请教。在学习和创作绘画过程中有幸得到了卢光照、程莉影、戴泽、黄均、孙菊生、陈硕石等前辈的指教和熏陶,经过几十年艰苦追求,潜心钻研,学古贤,拜前辈,师造化,得心源,苦练笔墨功力,吸纳历史名家精华,博采众长。形成了他的具有显明个性的书画艺术风格。笔墨洒脱,平和稳健;依形寓情,形神兼备;秀劲清新,爽朗大气;洗练明快,色彩亮丽;情趣浓厚,构思出新;意境深远,雅俗共赏。注意点线面构图与现代造型的结合,注重传统技法与时代观念的融会。书法作品风格凝重端正,质感强烈,内涵筋骨,外姿俊秀,取法自然,变化生动。其逐步形成独特风格,作品意境雄浑豪放,体势端庄,展现出真正的书魂。
其书画作品多次曾被央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河南日报》、《中国书法报》、《中国美术报》国内外报刊发表,等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并多次接受媒体采访。杨凌云作品曾参加全国历界美展,曾应邀赴日本、泰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中国澳门地区、美国、马来西亚、韩国等地举办画展和学术交流活动。曾获日本“’86国际水墨画展优秀奖、全国美展银质奖、全国美展优秀奖、北京市美展3次获优秀奖、北京国际水墨大展优秀奖。作者撰写《中国国画濒临选择》、《中国国画语言》等13篇评论文章。由中国著名评论家撰写24篇文章评论作者。作品在《中国美术》、《中国艺术》、《中国画》、《香港美术》、《台湾艺术家》、《新加坡艺术天地》、《韩国艺术》等上百刊物发表。由北京电视台拍摄专题影片。中央电视台、中国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海峡两岸广播电台、香港早晨电视台、汕头电视台等均采访播放。全国第一届山水画展,书法作品曾获对联全国一等奖,国画作品《江山如画》获第二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获中国文联“万里采风”贡献奖。绘画以山水、花鸟、见长,足迹遍及全国各地,曾任全国六、七届美展北京地区评委;八届美展北京市组委会副主任委员、评委及许多画展的评委。作品经常被各国政要及王室贵族收藏,深得众多知名企业富豪、明星大腕、国际友人喜爱并收藏,出席各类书展、沙龙、论坛、外事活动。人民大会堂、国宾馆、国家驻美、驻英大使馆及中南海等博物馆收藏。
其书画作品多次曾被央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河南日报》、《中国书法报》、《中国美术报》国内外报刊发表,等主流媒体争相报道,并多次接受媒体采访。杨凌云作品曾参加全国历界美展,曾应邀赴日本、泰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中国澳门地区、美国、马来西亚、韩国等地举办画展和学术交流活动。曾获日本“’86国际水墨画展优秀奖、全国美展银质奖、全国美展优秀奖、北京市美展3次获优秀奖、北京国际水墨大展优秀奖。作者撰写《中国国画濒临选择》、《中国国画语言》等13篇评论文章。由中国著名评论家撰写24篇文章评论作者。作品在《中国美术》、《中国艺术》、《中国画》、《香港美术》、《台湾艺术家》、《新加坡艺术天地》、《韩国艺术》等上百刊物发表。由北京电视台拍摄专题影片。中央电视台、中国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海峡两岸广播电台、香港早晨电视台、汕头电视台等均采访播放。全国第一届山水画展,书法作品曾获对联全国一等奖,国画作品《江山如画》获第二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获中国文联“万里采风”贡献奖。绘画以山水、花鸟、见长,足迹遍及全国各地,曾任全国六、七届美展北京地区评委;八届美展北京市组委会副主任委员、评委及许多画展的评委。作品经常被各国政要及王室贵族收藏,深得众多知名企业富豪、明星大腕、国际友人喜爱并收藏,出席各类书展、沙龙、论坛、外事活动。人民大会堂、国宾馆、国家驻美、驻英大使馆及中南海等博物馆收藏。

1979年与范曾、刘炳森,冯俊发、张海、苏士澍等发起成立“北京书法学研究会”,1980年发起组织了“全国第一届书法和篆刻展”,为我国现代书坛发起人之一。中书协创始人包括舒同、启功、邵宇、沈鹏、冯俊发、杨凌云、张海、苏士澍等以上排名不分先后,他们都是同一级别。第一届参展书家中不乏舒同、林散之、赵朴初、沙孟海、郭沫若、启功、沈尹默、丰子恺、潘天寿、沈鹏、康雍、刘炳森、冯俊发、张海、杨凌云,费新我、苏士澍、周慧珺、陈佩秋、聂成文、魏启后、尉天池、赖少其、王冬龄、吴善璋等当代大家。在1985年全国第二届“书法和篆刻展”上,他认识了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那时欧阳中石已经57岁了,欧阳中石先生对他在书法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亲自为他颁发金奖。

参与活动
1993年,参加了在毛泽东纪念堂举行的毛主席诞辰100周年书画家大型笔会;
1993年,参加了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在黄山举行的全国70余名书画家黄山笔会活动;
2003年10月,参加了中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庆祝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著名书画家艺术大展”;
2004年8月,参加了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国际书画大展;
2005年9月,绘画作品参加了文化部在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和谐的中国华威杯书画艺术邀请展”;
2006年3月,绘画选登于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两会特刊,艺术特色人物专辑;
2006年5月,参加了国务院台办两岸关系杂志社、中国公益事业联合会主办的中国书画万里行公益活动,并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2007年11月,绘画作品参加安徽省政府主办的首届安徽旅游节中国名家书画精品展,作品列入“中国当代名家精品集”;
2008年5月,参加北京文联、北京美协等单位在北京全国记协举办的首都文艺家抗震救灾义卖献爱心活动,两副作品经北京红十字会捐赠给四川地震灾区;
2008年6月,绘画作品刊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举办的迎接第29界北京奥运会汇集的将军部长、书画名家书画作品“五环映中华”大型画册;
2008年9月,绘画作品参加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在民族文化宫主办的海峡两岸百名书画艺术展,作品刊入“海峡两岸百名书画家作品集”;
2009年5月,绘画作品参加国家文物局、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中国收藏家协会举办的名家书画展,作品刊入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书画作品集》;
2010年8月,绘画作品参加了中国书画搜藏家协会和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在杭州市人民书店大厅共同举办的《丹青翰墨·书画收藏作品集》;
2011年5月,参加了中国扶贫协会组织的首都书画家和老区书画家现场笔会,为老区捐赠书画作品三幅。
2011年,与张海等国内著名书法家共同受邀参展世界华人名人古文字书法巡回展,展出作品《临江仙》现已被博物院收藏,展出作品《兰亭序》馈赠给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
2012年,北京、上海两地举办“朝花夕拾.文化之美”——杨凌云个人书画展。
2013年,应新加坡中华学会之邀赴新加坡讲授“篆书隶书”。
2015年8月,与苏士澍一同受邀参加日本东京举办的汉字文化名人名家展。《临江仙》作为重要展出作品
2017年,受邀参加CCTV举办的中国书画名家访谈。
2022年,《陋室铭》被凤凰已视《风云对话》栏目收藏,并在节目中展示。
1993年,参加了在毛泽东纪念堂举行的毛主席诞辰100周年书画家大型笔会;
1993年,参加了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在黄山举行的全国70余名书画家黄山笔会活动;
2003年10月,参加了中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庆祝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中国著名书画家艺术大展”;
2004年8月,参加了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国际书画大展;
2005年9月,绘画作品参加了文化部在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和谐的中国华威杯书画艺术邀请展”;
2006年3月,绘画选登于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两会特刊,艺术特色人物专辑;
2006年5月,参加了国务院台办两岸关系杂志社、中国公益事业联合会主办的中国书画万里行公益活动,并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2007年11月,绘画作品参加安徽省政府主办的首届安徽旅游节中国名家书画精品展,作品列入“中国当代名家精品集”;
2008年5月,参加北京文联、北京美协等单位在北京全国记协举办的首都文艺家抗震救灾义卖献爱心活动,两副作品经北京红十字会捐赠给四川地震灾区;
2008年6月,绘画作品刊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举办的迎接第29界北京奥运会汇集的将军部长、书画名家书画作品“五环映中华”大型画册;
2008年9月,绘画作品参加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在民族文化宫主办的海峡两岸百名书画艺术展,作品刊入“海峡两岸百名书画家作品集”;
2009年5月,绘画作品参加国家文物局、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中国收藏家协会举办的名家书画展,作品刊入文物出版社出版的《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书画作品集》;
2010年8月,绘画作品参加了中国书画搜藏家协会和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在杭州市人民书店大厅共同举办的《丹青翰墨·书画收藏作品集》;
2011年5月,参加了中国扶贫协会组织的首都书画家和老区书画家现场笔会,为老区捐赠书画作品三幅。
2011年,与张海等国内著名书法家共同受邀参展世界华人名人古文字书法巡回展,展出作品《临江仙》现已被博物院收藏,展出作品《兰亭序》馈赠给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
2012年,北京、上海两地举办“朝花夕拾.文化之美”——杨凌云个人书画展。
2013年,应新加坡中华学会之邀赴新加坡讲授“篆书隶书”。
2015年8月,与苏士澍一同受邀参加日本东京举办的汉字文化名人名家展。《临江仙》作为重要展出作品
2017年,受邀参加CCTV举办的中国书画名家访谈。
2022年,《陋室铭》被凤凰已视《风云对话》栏目收藏,并在节目中展示。

获奖荣誉
《人民日报》社主办的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金奖。
中央电视台主办的2004年中央电视台书画展书法一等奖。
第八届当代书画家作品邀请展特别奖。
“梦园世界杯”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展金奖。
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大赛一等奖。
2005年,参加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金秋国际展,作品被评为金奖。其作品《畔江春意》和《气壮河山》分别荣获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创新奖和精英奖。
2005年,作品在电影百年书画大赛中获奖,并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
2006年,成功地在新西兰及澳大利亚举办个人画展。其艺术作品是英籍大收藏家布赖因先生唯一收藏的一幅华人艺术作品。
2005年至2008年,作品接连在全国书画美术大赛中荣获金奖,并被评为中国美术百杰。
2006年至2008年连续三年荣获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举办的新人新作奖。入编中国收藏、中国收藏博览 、 中国书画专刊等一百多部书画专著,并被列入华夏实力派。人民日报、美术报、文化报、改革报、人事报、今日信息报、收藏报、中国书画报、国际日报等多次专题刊登。
《人民日报》社主办的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金奖。
中央电视台主办的2004年中央电视台书画展书法一等奖。
第八届当代书画家作品邀请展特别奖。
“梦园世界杯”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展金奖。
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大赛一等奖。
2005年,参加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金秋国际展,作品被评为金奖。其作品《畔江春意》和《气壮河山》分别荣获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创新奖和精英奖。
2005年,作品在电影百年书画大赛中获奖,并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
2006年,成功地在新西兰及澳大利亚举办个人画展。其艺术作品是英籍大收藏家布赖因先生唯一收藏的一幅华人艺术作品。
2005年至2008年,作品接连在全国书画美术大赛中荣获金奖,并被评为中国美术百杰。
2006年至2008年连续三年荣获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举办的新人新作奖。入编中国收藏、中国收藏博览 、 中国书画专刊等一百多部书画专著,并被列入华夏实力派。人民日报、美术报、文化报、改革报、人事报、今日信息报、收藏报、中国书画报、国际日报等多次专题刊登。

2007年至2009年多次应美国德卅达拉斯市文化局及华美艺术基金会邀请,前往美国办展及艺术讲座。
2007年作品《福蕴华堂》参加全国第七届“中国梦想杯”诗书画大赛荣获金奖,次年被韩国驻华大使所收藏。
2007年作品《长乐》参加全国第二届《中华金陵杯》诗书画印大赛最高荣誉大奖。被著名影视明星成龙所收藏。
2008年6月作品选入“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展出及被收藏。
2008年第二届“中华杯”全国书法大赛特别奖。
2009年第三届“华山杯”全国书法大赛金奖。
2010年第一届“中国书法院杯”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
2010年国画《长城雄风》在法国罗浮宫荣获国际银奖并被法国罗浮宫收藏。
2010年书法润格16万/一平尺。
2010年国画润格30万/一平尺。
2011年11月杨凌云应邀前往台湾参加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两岸艺术交流活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展览评选活动中国画作品《日月潭》荣获金奖),并在会上发言,同时被评选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大使。
2013年 参加在加拿大国家美术馆举行的法国卢浮宫世界巡展,被聘为加拿大选区评委,中国驻加拿大多伦多总领事房利颁发聘书。
2013年被评选为“国宝级传承人。
2013年11月1日,在在法国卢浮宫举办个人国画展,杨凌云在法国卢浮宫三年之内连续二次荣获国际银奖,一次荣获创新奖。
2013年“中联环球2013年岁末艺术精品拍卖会”于2014年1月12日在北京宝辰饭店圆满收官,当代画家杨凌云成为2013年书画拍卖最耀眼的书画名家之一,拍卖价迭创新高,16件作品成交13幅,总成交额为:6760万元,其中最新创作的《江山如画》以1500万成交。
2013年9月在亚文联新闻发布会上,荣获“全球文化艺术大师”称号。
2015年,杨凌云正式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称号,这是中国美术界第一个人得此殊荣。授予理由是为了表彰他“在中国长期致力于推动艺术和艺术教育的发展,支持为青年人提供优质教育,为实现教科文组织的理想和宗旨所作出的贡献。”
2015年杨凌云老师作品《临江仙》在佳士得拍卖会上以188万元落槌成交。
2015年授予“国宾礼特级书法家。
2016年《临江仙》《陋室铭》《沁园春雪》《水调歌头》《赤壁怀古》《百字铭》《岳阳楼记》《诫子书》《 桃花庵歌》《将进酒》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16年《陋室铭》在保利春拍以589万元落槌成交。
2016年《水调歌头》嘉德秋拍以630万元落槌成交。
2016年作品《鸿运》在荣宝举办个人书法展,并被永久馆藏。
2017年至2018年作品《鸿运》连续两年荣获“一带一路”《中国杯》金奖。同年被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馆藏!
2018年被央视书法栏目采访,任书法导师,艺术顾问一职。
2018年在瑞士洛桑总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托马斯•巴赫为中国艺术家杨凌云颁发了“顾拜旦奖章”。此奖是颁发给在推广奥林匹克运动、传承奥林匹克运动精神有突出贡献的人士。
2018年获得全球公益联盟金质勋章,全球公益联盟金质勋章是英国皇家学会(RSSG)成立128年来历史上授予的第一位亚洲籍艺术家荣誉会员 ,唯一一位获得英国皇家学会亚洲籍“艺术大师奖”的艺术家 ,印度尼西亚皇室赐封其为“伯爵”殿下。
2018年荣获法国独立沙龙终身荣誉会员奖,是独立沙龙140年历史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艺术家 。
2018年作品《福寿》在大会堂举办个人展,并被大会堂永久馆藏。2019年被匈牙利布达佩斯美术博物馆馆藏!
2018年作品《厚德载物》参加全国第十九届“庐山杯”书画大赛荣誉金奖。2019年被国家博物馆收入馆藏!
2019年作品《沁园春雪》在法国卢浮宫举办个人书画展,2020年被法国卢浮宫永久馆藏!
2019年作品《天赐洪福》为庆祝建国七十周年全国第二届“中国杯”获一等奖。并被紫光阁所永久馆藏。次年被阿联酋驻华大使馆收入馆藏!
2019年被荣宝拍卖公司签约,约期两年。
2019年 因其在艺术上的成就,及在中国艺术发展中的卓越贡献,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杨凌云获得“世界因你而美丽——2018-2019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
世界因你而美丽——2018-2019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由凤凰卫视及凤凰网发起、中国新闻社及世界华文媒体集团联合发起,并连同二十余家海内外最富影响力的华语媒体共同主办。
2019年《赤壁怀古》在瀚海春拍以659万元落槌成交,并被英国大英博物馆所永久馆藏。
2019年《将进酒》在苏富比以715万元落槌成交。
2019年作品《五福》参加“墨海初心”全国诗书画印大赛一等奖。并被国家博物馆收入馆藏!
2020年《兰亭集序》《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滕王阁序》在法国卢浮宫举办个人展,并被永久馆藏。
2021年《沁园春·雪》拍卖价格突破八百万,并被博物院馆藏。2021年杨凌云老师被评为当代书画界不可逾越得一座高山。
2022年被评为“馆藏艺术家”(中国馆藏级艺术家须有三十个省级及以上的美术馆或博物馆馆藏并展出才有资格审批加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及书法造诣,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与权威性)。
2024年10月,受聘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书画院特聘名誉副院长。
2007年作品《福蕴华堂》参加全国第七届“中国梦想杯”诗书画大赛荣获金奖,次年被韩国驻华大使所收藏。
2007年作品《长乐》参加全国第二届《中华金陵杯》诗书画印大赛最高荣誉大奖。被著名影视明星成龙所收藏。
2008年6月作品选入“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展出及被收藏。
2008年第二届“中华杯”全国书法大赛特别奖。
2009年第三届“华山杯”全国书法大赛金奖。
2010年第一届“中国书法院杯”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
2010年国画《长城雄风》在法国罗浮宫荣获国际银奖并被法国罗浮宫收藏。
2010年书法润格16万/一平尺。
2010年国画润格30万/一平尺。
2011年11月杨凌云应邀前往台湾参加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两岸艺术交流活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展览评选活动中国画作品《日月潭》荣获金奖),并在会上发言,同时被评选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大使。
2013年 参加在加拿大国家美术馆举行的法国卢浮宫世界巡展,被聘为加拿大选区评委,中国驻加拿大多伦多总领事房利颁发聘书。
2013年被评选为“国宝级传承人。
2013年11月1日,在在法国卢浮宫举办个人国画展,杨凌云在法国卢浮宫三年之内连续二次荣获国际银奖,一次荣获创新奖。
2013年“中联环球2013年岁末艺术精品拍卖会”于2014年1月12日在北京宝辰饭店圆满收官,当代画家杨凌云成为2013年书画拍卖最耀眼的书画名家之一,拍卖价迭创新高,16件作品成交13幅,总成交额为:6760万元,其中最新创作的《江山如画》以1500万成交。
2013年9月在亚文联新闻发布会上,荣获“全球文化艺术大师”称号。
2015年,杨凌云正式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称号,这是中国美术界第一个人得此殊荣。授予理由是为了表彰他“在中国长期致力于推动艺术和艺术教育的发展,支持为青年人提供优质教育,为实现教科文组织的理想和宗旨所作出的贡献。”
2015年杨凌云老师作品《临江仙》在佳士得拍卖会上以188万元落槌成交。
2015年授予“国宾礼特级书法家。
2016年《临江仙》《陋室铭》《沁园春雪》《水调歌头》《赤壁怀古》《百字铭》《岳阳楼记》《诫子书》《 桃花庵歌》《将进酒》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16年《陋室铭》在保利春拍以589万元落槌成交。
2016年《水调歌头》嘉德秋拍以630万元落槌成交。
2016年作品《鸿运》在荣宝举办个人书法展,并被永久馆藏。
2017年至2018年作品《鸿运》连续两年荣获“一带一路”《中国杯》金奖。同年被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馆藏!
2018年被央视书法栏目采访,任书法导师,艺术顾问一职。
2018年在瑞士洛桑总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托马斯•巴赫为中国艺术家杨凌云颁发了“顾拜旦奖章”。此奖是颁发给在推广奥林匹克运动、传承奥林匹克运动精神有突出贡献的人士。
2018年获得全球公益联盟金质勋章,全球公益联盟金质勋章是英国皇家学会(RSSG)成立128年来历史上授予的第一位亚洲籍艺术家荣誉会员 ,唯一一位获得英国皇家学会亚洲籍“艺术大师奖”的艺术家 ,印度尼西亚皇室赐封其为“伯爵”殿下。
2018年荣获法国独立沙龙终身荣誉会员奖,是独立沙龙140年历史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艺术家 。
2018年作品《福寿》在大会堂举办个人展,并被大会堂永久馆藏。2019年被匈牙利布达佩斯美术博物馆馆藏!
2018年作品《厚德载物》参加全国第十九届“庐山杯”书画大赛荣誉金奖。2019年被国家博物馆收入馆藏!
2019年作品《沁园春雪》在法国卢浮宫举办个人书画展,2020年被法国卢浮宫永久馆藏!
2019年作品《天赐洪福》为庆祝建国七十周年全国第二届“中国杯”获一等奖。并被紫光阁所永久馆藏。次年被阿联酋驻华大使馆收入馆藏!
2019年被荣宝拍卖公司签约,约期两年。
2019年 因其在艺术上的成就,及在中国艺术发展中的卓越贡献,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杨凌云获得“世界因你而美丽——2018-2019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
世界因你而美丽——2018-2019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由凤凰卫视及凤凰网发起、中国新闻社及世界华文媒体集团联合发起,并连同二十余家海内外最富影响力的华语媒体共同主办。
2019年《赤壁怀古》在瀚海春拍以659万元落槌成交,并被英国大英博物馆所永久馆藏。
2019年《将进酒》在苏富比以715万元落槌成交。
2019年作品《五福》参加“墨海初心”全国诗书画印大赛一等奖。并被国家博物馆收入馆藏!
2020年《兰亭集序》《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滕王阁序》在法国卢浮宫举办个人展,并被永久馆藏。
2021年《沁园春·雪》拍卖价格突破八百万,并被博物院馆藏。2021年杨凌云老师被评为当代书画界不可逾越得一座高山。
2022年被评为“馆藏艺术家”(中国馆藏级艺术家须有三十个省级及以上的美术馆或博物馆馆藏并展出才有资格审批加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及书法造诣,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与权威性)。
2024年10月,受聘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书画院特聘名誉副院长。

社会公益事业
杨凌云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多次向国内外捐资赈灾助学,他曾将数千件艺术作品捐赠给国家,以促进中华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为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做贡献。
2008年1月乳腺癌慈善拍卖会捐赠二幅国画。
2008年1月参加《北京晚报》北京泸浮宫举办慈善拍卖。
2007年、2008年中国少年基金会与中国嘉德合作为杨凌云设立专场义拍。
2008年5月参加中国慈善总会给四川地震灾区义捐国画、书法各一幅。
2010年4月,参加贵州省红十字会拍卖活动,为贵州省旱灾捐赠价值十万元的国画精品一幅。
2010年12月,杨凌云捐赠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组织国画作品两幅用于发展中国慈善事业。
2012年12月28日,杨凌云应邀访问台湾发展研究院,捐赠国画作品与现任台湾发展研究院院长,原台湾警宦大学校长梅可望合影。
2012年3月26日,应邀访问台湾玄奘大学捐赠国画作品,并与校长王鼎铭博士合影。
2012年12月23日,杨凌云应邀访问中国台湾惠明盲学校并捐赠国画作品与赖弘毅校长合影。
2012年12月23日,杨凌云赠送国画作品给台湾教育大学。
2013年6月20日,杨凌云应邀访问中国台湾,由赖连金博士等陪同一起前往印顺导师“华雨精舍”拜会明圣法师并捐赠国画用作慈善。
杨凌云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多次向国内外捐资赈灾助学,他曾将数千件艺术作品捐赠给国家,以促进中华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为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做贡献。
2008年1月乳腺癌慈善拍卖会捐赠二幅国画。
2008年1月参加《北京晚报》北京泸浮宫举办慈善拍卖。
2007年、2008年中国少年基金会与中国嘉德合作为杨凌云设立专场义拍。
2008年5月参加中国慈善总会给四川地震灾区义捐国画、书法各一幅。
2010年4月,参加贵州省红十字会拍卖活动,为贵州省旱灾捐赠价值十万元的国画精品一幅。
2010年12月,杨凌云捐赠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组织国画作品两幅用于发展中国慈善事业。
2012年12月28日,杨凌云应邀访问台湾发展研究院,捐赠国画作品与现任台湾发展研究院院长,原台湾警宦大学校长梅可望合影。
2012年3月26日,应邀访问台湾玄奘大学捐赠国画作品,并与校长王鼎铭博士合影。
2012年12月23日,杨凌云应邀访问中国台湾惠明盲学校并捐赠国画作品与赖弘毅校长合影。
2012年12月23日,杨凌云赠送国画作品给台湾教育大学。
2013年6月20日,杨凌云应邀访问中国台湾,由赖连金博士等陪同一起前往印顺导师“华雨精舍”拜会明圣法师并捐赠国画用作慈善。

人物评价
杨凌云的画让人感到震动;一个洋溢着生活的情采和趣味,一个勃发着精神的张力和豪气。前者以自然流露为上,后者以刻意经营为工。他一生的奋斗,正与西方美术思潮对中国美术的起伏冲击同时,他认为中外美术的混交,可以促进美术的灿烂发展,但他自己的创作却毕生坚持从传统自身求出新,不伸手向外来因素借鉴。他在风格上和吴、齐、黄的差异,并无超出传统材料工具、表现方式和审美趣味这个统一的大圈。因此,他追求的雄大、奇险、强悍的审美性格,依然未出“壮美”这一传统审美范畴,没有由借鉴西方文化精神而转为崇高性。他是传统绘画最临近而终未跨入现代的最后一位大师。(人民网评)
熊秉明先生与叶清谈二家艺术,一为杨凌云绘画及书法之美,一为李志敏雄壮瑰丽的草书之美,对其书中独之壮气赞叹不已。
杨凌云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落笔大胆,点染细心。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画面灵动,引人入胜。杨凌云绘画题材包括鹰、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凤凰网评)
杨凌云,他的作品,其水平毋庸置疑值得称赞,与同时代很多画传统的画家,显然拉开了距离,同时把他放在历史的坐标上,也依然有他的位置、高度和分量,这才是真正走传统中国画一路的大家。(评论家 王进玉 评)
杨凌云是中国当代国画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理论家和教育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
杨先生(杨凌云)是中国美术界集创作、教学和学术带头人于一身的艺术大家,经历过新中国的解放、文革以及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时代,面对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却总能在艺术上不为现象所惑,不为潮流所动,并敏锐地找到自己的方向,冷静前行。他有着极清晰的艺术直觉和严谨的理性思维,总能把握艺术的要领,用艺术的逻辑持续精准发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袁元评)
杨凌云为繁荣中国美术事业,特别是国画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他是我们敬重的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有着丰富的经验、深厚的学养和敏锐的学术眼光。(时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胡振民评)
“杨凌云是一位孜孜不倦的艺术实践者和开拓者。创作涉及广泛,包括绘画、书法、篆刻、设计以及写作等方面。艺术风格独到,致力于从中国文化传统和大众艺术中汲取精髓,并转化为体现当代审美理念的艺术作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评)
“杨凌云是一位在绘画、书法、雕塑、设计、公共美术等领域孜孜不倦的开拓者,同时也是陶瓷、民间美术等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传统传承与创新的代表人物。其作品气势磅礴又洞察精微,艺术风格独到而个性特征鲜明。”(国家大剧院评)
“杨凌云人生上半场的苦难没有阻碍他对爱的追求,他将爱的教育和善的教育视作艺术家的天职,不遗余力,身体力行。数十年来,他率领‘艺术大风车’走遍全国,用艺术家的眼睛发掘美,也用慈善家的悲悯传递善。他以卓越的艺术成就走向世界,以艺术弘扬‘和平’‘多元’的文化世界观。他创建了‘杨凌云艺术基金会’,做专业和系统的艺术公益和社会慈善,并将数千件作品无私捐献。他说,人类因爱而生,因爱存在,因爱而伟大。”(“《中国慈善家》2023年度人物”颁奖词)
“杨凌云在长期致力于推动艺术和艺术教育的发展,支持为青年人提供优质教育,为实现教科文组织的理想和宗旨所作出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颁奖词)
“杨凌云是我国著名艺术家,他的创作涉及广泛,包括绘画、书法、篆刻、设计以及写作等,并为中国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美术家协会评)
杨凌云的画让人感到震动;一个洋溢着生活的情采和趣味,一个勃发着精神的张力和豪气。前者以自然流露为上,后者以刻意经营为工。他一生的奋斗,正与西方美术思潮对中国美术的起伏冲击同时,他认为中外美术的混交,可以促进美术的灿烂发展,但他自己的创作却毕生坚持从传统自身求出新,不伸手向外来因素借鉴。他在风格上和吴、齐、黄的差异,并无超出传统材料工具、表现方式和审美趣味这个统一的大圈。因此,他追求的雄大、奇险、强悍的审美性格,依然未出“壮美”这一传统审美范畴,没有由借鉴西方文化精神而转为崇高性。他是传统绘画最临近而终未跨入现代的最后一位大师。(人民网评)
熊秉明先生与叶清谈二家艺术,一为杨凌云绘画及书法之美,一为李志敏雄壮瑰丽的草书之美,对其书中独之壮气赞叹不已。
杨凌云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落笔大胆,点染细心。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画面灵动,引人入胜。杨凌云绘画题材包括鹰、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凤凰网评)
杨凌云,他的作品,其水平毋庸置疑值得称赞,与同时代很多画传统的画家,显然拉开了距离,同时把他放在历史的坐标上,也依然有他的位置、高度和分量,这才是真正走传统中国画一路的大家。(评论家 王进玉 评)
杨凌云是中国当代国画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理论家和教育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
杨先生(杨凌云)是中国美术界集创作、教学和学术带头人于一身的艺术大家,经历过新中国的解放、文革以及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时代,面对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却总能在艺术上不为现象所惑,不为潮流所动,并敏锐地找到自己的方向,冷静前行。他有着极清晰的艺术直觉和严谨的理性思维,总能把握艺术的要领,用艺术的逻辑持续精准发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袁元评)
杨凌云为繁荣中国美术事业,特别是国画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他是我们敬重的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有着丰富的经验、深厚的学养和敏锐的学术眼光。(时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胡振民评)
“杨凌云是一位孜孜不倦的艺术实践者和开拓者。创作涉及广泛,包括绘画、书法、篆刻、设计以及写作等方面。艺术风格独到,致力于从中国文化传统和大众艺术中汲取精髓,并转化为体现当代审美理念的艺术作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评)
“杨凌云是一位在绘画、书法、雕塑、设计、公共美术等领域孜孜不倦的开拓者,同时也是陶瓷、民间美术等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传统传承与创新的代表人物。其作品气势磅礴又洞察精微,艺术风格独到而个性特征鲜明。”(国家大剧院评)
“杨凌云人生上半场的苦难没有阻碍他对爱的追求,他将爱的教育和善的教育视作艺术家的天职,不遗余力,身体力行。数十年来,他率领‘艺术大风车’走遍全国,用艺术家的眼睛发掘美,也用慈善家的悲悯传递善。他以卓越的艺术成就走向世界,以艺术弘扬‘和平’‘多元’的文化世界观。他创建了‘杨凌云艺术基金会’,做专业和系统的艺术公益和社会慈善,并将数千件作品无私捐献。他说,人类因爱而生,因爱存在,因爱而伟大。”(“《中国慈善家》2023年度人物”颁奖词)
“杨凌云在长期致力于推动艺术和艺术教育的发展,支持为青年人提供优质教育,为实现教科文组织的理想和宗旨所作出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颁奖词)
“杨凌云是我国著名艺术家,他的创作涉及广泛,包括绘画、书法、篆刻、设计以及写作等,并为中国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美术家协会评)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