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荣杉

编辑 锁定
 

个人简介

魏荣杉,2002年生,陕西靖边人  ,号三杉堂。师从柴天鳞先生 闻廬董亮书法工作室助理,荣获当代陶瓷印创作与研究展探索奖(最高奖)。



 

朔方魏荣杉刻瓦


在学校上课期间,很多场所都是我和荣杉邂逅的地点,所有的食堂、操场、楼道、校园门口……,有次我和白老师去一个一年都不去一次的餐厅吃饭,居然也碰到了他,让我感觉他无处不在,真是有很神奇的感觉。他带着陕北特有的质朴和厚重,对老师很客气,总要抢着给老师刷卡付饭钱,你说这样的学生谁不喜欢。

他说他们最近上陶印课,他刻了一批瓦,然后就发图给我,着实吓我一跳,看了他的刻瓦,脑子里就出现了他这个人,也忍不住让人喜欢。他的瓦一如他的人一样朴厚和神出鬼没,沉静也高亢激昂。尤其是他刻的以陕北抓髻娃娃为原形的造像,颇多神秘感,颇多的意外造型让人拍案叫绝。在北京想起还远在四川学习的他,脑子里响起那高亢的信天游,不受拘束的沿着山头的云彩游走,一边觉得过瘾一边心头痒痒。

—— 北堂柴天鳞

 

柴天鳞,1973年生,山东单县人,先后师从曾翔、陈国斌先生。韩国牧园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书法文献》执行主编,中国民进会员,京华印社理事,北京印社社员,文旅部青联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河北美术学院柴天鳞工作室导师,北京学胡抗美、曾翔名家工作室助教,“五号线”书法社团成员。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展览馆馆长、中国书法院办公室副主任。


 
 

道在瓦甓

 

      古人云,道在瓦甓,其中禅机是说道的普遍性存在。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此谓斯文之道。为艺之道,亦可从此观之。瓦甓为载体,载体具焉,艺道存之。其道之具像为何哉,刀笔相师,间或刀笔相杀,刀锋墨象,风雷电闪,云开云卷,自在优游,此间皆可承之为道。 

 

      荣杉小友,近示其刻古瓦若干,风格多变,有文字印,有肖形图案印,皆具规模。听其言,其材皆西北古瓦,田间地头间或有之,时间风尘的磨勵,像经历过风尘的酒,为作品增叠了时间的厚度,荣杉也是西北汉子,如是观之,道之合也。假之时日,未来可期也。

 

—— 伯远

 

伯远,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协会员;枣庄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培训中心主任;枣庄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教师;南山印社社长;山东印社成员;五月书会成员;007印盟成员。


 
      陶印作为篆刻艺术的一个门类,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印模的岀现,由此引发了大量的专家学者的对印章起源的深入研究及大批篆刻好手的不断探索与实践。经过历代汉字文化的演变,印章从自带个人身份的凭证及明器的功能,在信息化的时代,社会传播渠道的广泛,交流空间展示效果的强化,使篆刻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创作的模式有了更多样的取法与创新。
 
      各种印石材料的广泛应用占了主流,而陶印因自身材料的特质,用不同材质干湿刻制出来不同的表现方式,温度烧制的过程产生的窑变带来不同钤印的视觉效果。当代思想观念的发展与审美形式内涵高度的碰撞对推动当今的篆刻艺术创作起到了更积极的作用。
 
      而今,随着一批新生力量不断的涌现,他们对不同篆刻材料的使用,印面文字的安排,印拓的制作看似粗头垢面,但其实是对古代先贤丶民间艺术的尊崇,对民间图腾潜意识地提取,印面形式感的夸张变形,印面文字的粗放快意进行研究与探索。魏荣杉的这批陶瓦新作正是巧妙尝试了其一刀一笔构建的古拙与生涩,粗放与率意,体现了少年的冲劲丶执著与不安……
 
——品堂陈勇静
 
      陈勇静,字品堂,现为中国佛像印艺术研究中心艺委会副主任、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现任职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中国书法篆刻院,曾先后受聘于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经过时间的自然积淀,这种用泥土制作烧成的瓦,其本身所蕴含的素朴之美,实在是令人着迷!
 
      荣杉在这批瓦上的凿刻,从我们一同发现和他不断行进的创作过程,我一直见证着。见证他的用心,见证他的专注,也见证了他的不断思考……
 
      通过创作这批作品,他一定会更加坚定和强大!
 
—— 李成军
 
      李成军,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当代篆刻家精品艺术丛书《中国陶瓷印》主编。
 

 
      近期荣杉发来一些在陶瓦上刻的图画文字,刻画的文字质朴自然,图案有趣味性,深受民间图画影响。魏荣杉是书法篆刻学院的大三的学生,为人朴实有巧思,对专业用功很深,这次在瓦上刻的图画与文字有意思,有想法。
 
      在专业的学习中,有针对性的练训很重要,但思想更重要,有认识,有理解并且要坚持不懈的去做,慢慢的会越来越好。祝愿荣杉!
 
——周治锐
 
      周治锐,号西堂,乐一居士,山东临清人,现居北京。200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获学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中国国家画院胡抗美、曾翔导师工作室助教,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荣杉弟这批刻陶作品完成在他大三的这个夏天,有天我去班上转悠,看他用水浸泡着上百块瓦片,还以为他拆了人家的房子,直到他拿出若干片已然成形的作品后我才知道他在干什么。

 

      在我看来他将他从小生活在陕北环境里的木刻,剪纸等艺术图案转入到刻陶创作的元素里,这是异于其它同学的思维的,这是件好事,文字内容的选择也脱离了传统经典诗词,加入了民歌,俗语,自我骚话而更有股烧麦秆的烟火气,加之瓦片的体积大,视觉冲击也便有了更强烈的效果,这些都是优点。但我个人认为图像作品比文字作品更有意思,若说有不足,那便是希望他能够再从照搬图像中能够抽离,提炼出自身的艺术符号,将拓片质量提升,展呈的方式再现代些,我想会更好。我站着说话不腰疼,荣杉弟一笑!

 

 —— 冯  明

 

冯明,湖南岳阳人,本科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中国书法篆刻学院学科专业负责人。

 

 
 
   《艺术感知与美学思考》
——  写给荣杉
 
      在美学上,意为以合乎理想的尺度、方法、形式塑造形象、表现生活。一般有两义:(1)艺术观念。主张用比现实更美好的方式描绘生活,使之合乎生活理想、审美理想。(2)艺术概括的一种方法和过程。将不美和不甚美的事物加以美化、净化,使之成为美的,或使艺术形象比实际的现实美更加完美,更合乎审美理想。而恰恰荣杉在一定的审美理念中做出了很有趣很有意义的作品,足以说明他的思考和探索能力都比较突出。这其中就包括艺术直觉、体验、联想、想象、理解、判断、情感、意志活动和意象创造、艺术构思、艺术表达等。其特征是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和创造性,是审美、创造美的思维活动。
 
      现代文艺思潮在各个艺术领域都纷纷摈弃模仿的原则,特别是由立体派发展而来的未来派,不满足于传统的造型艺术只能表现空间而不擅长表现时间的局限,对现实进行割裂和解析,而又试图把不同时空的素材融为一体,从而使静止的物象能融化为各种动力线和结晶体,以此更多地为观众提供理解多维世界的可能性。表现即想象,艺术活动就是想象活动;真正的艺术不是唤起情感和描述情感,而是表现情感,使情感个性化;获得成功的表现,就是特殊的审美情感。
 
      那么荣杉做的都很棒也很全面,艺术探索领域中深如大海,你我负重前行!共勉之。  
 
—— 董  亮
 
董亮,号闻庐字牧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篆刻学院教师,墨池导师,韩国牧原大学硕士(导师:胡抗美先生),师从柴天鳞先生。
 

 
 
 

      观荣杉刻瓦作品良久,迟迟不能下笔。不是不愿,而是“尚早”。我有个习惯、每每于别人写东西前总会思考良久,方才动笔。大有一种不到最后一刻不交稿的感觉,但当我思绪完备将它倾泻于纸上时又有一种心手双畅之感。荣杉寄语亦是如此过程。

 

      我每与好友聊起艺术,到目前为止总还保持着自己的两点浅见。一为做艺术的人在为人处世上定要有大格局、作品方能成大气象。这种格局、气象会体现在作者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艺术。这种格局在整个艺术当中起基础性作用,如果无此,即使技法丰富,也充其量是花拳绣腿的“草包”艺术。二为趣味。在自己所属的领域当中如不能用共性当中的个性、个性当中的趣味打动欣赏者,那你凭什么鹤立鸡群。如上层建筑当中的哲学、艺术、宗教三大门类,哪一门不是站在统一共性的基础上以个性开宗立派?

 

      我不善篆刻,但以自己的两点浅见出发,我觉荣杉人、艺皆备。

 

      荣杉其人憨厚朴实、吃苦耐劳。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能在人群中一日见数次,也能在安静地角落看到他一坐数小时不起身的钻研。人群中的他总是奔波在向老师请教的路上,教室当中他在静静地吸收、消化、转换。可以说在校园当中他在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完成自己“行万里路、破万卷书”的艺术修行。憨厚是他本有的特色,是基因自带亦是天赐。刻瓦作品稚拙近乎笨拙的用刀就是一种很好的佐证,同样这也是他人自身到艺术作品的转换与呈现。他把自己与生俱来的“厚”用在了作品当中。其次,荣杉的作品有新趣味的呈现,打破了以往的篆刻材料与篆刻主题,以瓦为载体、陕北民间的吉祥图案为元素展开,确别有一番滋味、值得玩味。

 

      在未来的岁月里,我想荣杉还有很多工作要去深入,比如说如何将图案简化、抽象化等。让他的作品能在质朴、率真的基础上更加活泼生动。

 

      祝福他能早日完成自己的蜕变、同时也祝福各位道友艺术更上新境。

 

—— 贾晓潼于披云阁

 

       贾晓潼,艺术学博士,敦煌绘画学硕士,中国书法篆刻学院教师,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艺术委员会委员。

 

作品鉴赏

 




















 
 
 
词条标签:
魏荣杉,篆刻